"我们并不想听艺术家和农民的话。
尝尝他们收获的果子就行了。
他们的收获让人类有了生活的喜悦和希望。
勤奋工作和正直是艺术家和农夫的美德。"
《艺术家和农夫》,金钟瑛
非常短的这篇文章推测是金钟瑛在50岁出头、中期的1960年代后期写的。 金钟瑛在1964年1月1日50岁时,综合这段时间的实验,在日记中写下了要正式开始自己工作的决心。 这是他的造型论"不刻(佛阁)之美"开始开花时写的文章。
此前,可能是因为金钟瑛的号是"又誠(优盛)",大部分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都关注"勤奋"和"正直",但我认为这不是那么简单的文章。 考虑到文脉,笔者认为如下内容。 金钟瑛遗憾地表示,我们只对艺术家和农夫的作品和收获物感兴趣,直到有成果为止,对他们的努力并不感兴趣。 尽管如此,金钟瑛还是坚信作品和收获物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希望,所以决心默默地走艺术家之路。 为此,强调必须具备的品德是"勤奋"和"正直"
从现在的韩国现实来看,去年韩国美术界最大的新闻是"美术市场,众望所归的突破1万亿韩元",现在媒体上观察美术市场趋势的报道受到了很多关注。 例如,与双年展相比,艺术博览会更加受到关注,在这种情况下,销售额规模成为衡量美术爱好度的现实。 最终,艺术家站在作家和生产者之间做出选择的十字路口。
越是这样的时候,越要观察哪位作家在历史上、社会上受到推崇。 古今中外备受推崇的作家都兼备了"勤劳"和"正直"。 "勤劳"用最近的表现来形容的话,就是"万小时的法则","正直"就是"忠实于自己的信念"。 金钟瑛退休在即,在接受《大学新闻》的采访时再次强调,为了成为作家,需要"勇气"
重新回到艺术家和农夫,附身金钟瑛从什么角度将艺术家和农夫放在一起观察,现在经常在网上出现知识和信息,但智慧不足。 甚至被称为"不思考的时代"。 就像"珠子穿三斗才是宝物"这句话一样,只有用洞察力穿破知识才能成为智慧。 那么,现在是勤于通过经验洞察自然规律和道理的农夫,虽然很有智慧,但因为是"农夫"而忽视的时代。 回想起金钟瑛晚年也曾说过"艺术的目标是洞察力"
《艺术家和农夫》与其说是半个世纪前写的,不如说是现在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共鸣。 金钟瑛的文章已经超越了时代,现在也给我们提出了"现在进行时"的话题。 希望大家一起欣赏金钟瑛洞察时代和艺术的文章和作品,品味一下这个时代作家的本领。
总 0个留言
留言板使用规定没有用户留言